励志文章:家训造就豪门

时间:2020-09-27 16:06:31 励志文章 我要投稿

励志文章:家训造就豪门

  家训造就豪门

励志文章:家训造就豪门

  在一本叫《五百年豪门家族的子女教育》的书中,介绍了韩国具有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的子女教育秘诀。每个家族都体现出属于自己的家族精神,它决定了子女的人格成长和人生方向。以下是书中列举的名门望族的家训或家训的主要精神。

  西压,柳成龙——忠孝是最高的事业。

  石洲,李相龙——自我肯定。

  云岳,李涵——一步便得世界。

  小痴,许錬——学问不到勿提笔。

  退溪,李混——学问如深山里的兰花,其芳香能传到千里以外。

  孤山,尹善道——积善与勤俭;满招损,谦受益。

  茶山,丁若镛——勤勉与节俭;读书才是硬道理。

  明斋,尹拯——严加管教与利他主义。

  尤其是庆州崔氏家族的家训,体现出家训的伟大之处。都说“富不过三代”,但崔氏家族已经是三百年的富人之家。他们历经了19世纪、20世纪的近代化进程,日本侵略以及南北战争等历史事件,能繁盛到现在,确实很不容易。他们能一直维持富贵,其秘诀在于代代相传的家族教训。这些教训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不要高攀进士以上的职位;

  第二,超出万石的财产还给社会;

  第三,凶年不要买地;

  第四,热情招待客人;

  第五,不准方圆一百里内有人饿死;

  第六,新媳妇要穿三年的棉衣。

  不是说钱多就是富人,富人要明理才能受到尊崇。只图谋利益的吝啬富人,只能算是守财奴和小人。韩国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富人,但实际上很多富人并不受人们的欢迎。大部分有钱人都没有明哲。庆州崔氏家族强调勤俭以及社会奉献精神,他们通过这种精神来进行自控和自律,以免自己变得骄傲、贪得无厌。他们爱护邻舍,甚至把自己的财富捐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缺乏明哲的富人不能维持其富,早晚都会毁在子女的手上。在没有给子女树立对富贵的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将继承权交托给子女,不如直接把财产捐赠给需要之人。

  “好学生”的路为何越走越窄

  据说,一个北京的白领参加同学聚会,发现当年班里的“差生”,不少已经小有成就,自己的“差生”同桌,更是多家公司的老板,轻裘肥马。反观自己,虽然上学时是个“好学生”,成绩优异,但现在却事业平平,不禁心生感慨:“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在学习上到底值不值得?”

  “好学生”的这类困惑在现实中经常看到,甚至“好学生”为“差生”打工的事情在媒体上也时有出现,于是有的人便如那位白领一样提出“这个社会是不是真的不需要读书”这类疑问来,好像我们又回到那个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情境里去了。

  当然不是。错的不是当时读书的态度和付出的辛苦,而是中国教育的评价标准出了问题。几乎每一个学校里,都会有这样的分类—有一些人是“好学生”,有一些人是“差生”。评价标准无外乎成绩是否优秀、在学校是否循规蹈矩。那位心中困惑的北京白领口中的好生、差生,应该也是依据这个标准而来。

  这种标签本身和评判标准都是有问题的。我们的学校教育,好像除了筛选“好学生”与“差生”之外,就是努力把“好学生”培养成“学霸”、硕士、博士,或者让他们挤上公务员备考大军这一条路线。在这个标准之下,教育有了一个明确而标准化的指向,培养出来的孩子气质也很相似:努力而勤奋,但是思维却刻板又保守;做事认真靠谱,可是却少有新意。那些“差生”们,也许动手能力强,也许想象力丰富,也许商业头脑发达……他们一定有各式各样的优点,但是因为成绩不好或者不听话,就生生被打上了“坏”的标签,丢到老师不喜欢的角落里去了。

  毫无疑问,很多人都不喜欢“差生”。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出一个被别人喜欢的人,还是一个具有完整性格的人?是要培养一个程序化复制出来的人,还是各不相同的人?

  答案当然是后者。教育存在的目的应该是提供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成长起来。有人喜欢做学问,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最终进入研究机构;有人喜欢音乐,也可在这里培养更浓厚的兴趣,学习相关的技术;有人本身就不喜欢学习,那学校至少也能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培养正确的社会品格。

  当然,“好学生”事业不如“差学生”的说法,虽然因标签化的反差而让人印象深刻,但事实上并无严谨的数据支撑。我们只能从一些已经完成的调查,来印证我们的教育是否真的存在前述问题:据调查,2009届“211”本科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占比例为0.4%,非“211”本科院校为0.8%,高职高专院校为1.6%;高职高专自主创业比例远远高于本科。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211”、普通本科、高职正好是考生成绩阶梯下降的三个层级。

  那位“学霸”白领的同学毕业后甚至连高职都没有去读,而是开始了在各地打零工的生活。从被骗至广州做传销到去四川开小饭馆,再到后来回老家开网吧、开宾馆,不断冒险,又不断从错误中修正自己。而这时候,这位“学霸”却在大学里“傻疯傻玩、乐不思蜀”。结果已经证明,在培养人才上,敢于冒险、不愿被条框限制的“差生”,虽然吃够了苦头、走了很多弯路,但终究能够有所收获。对比起学校教育来,他毕业后接受的社会教育显然是更成功的。曾经的“好学生”们并非是社会的路越走越窄,而是并没有打算改变学校教育既定的轨道,它安全却乏味,稳定但一切又可预期。“好学生”依然是“好学生”,只是此时面对的社会评价和反馈机制,已经大异于学校了。

  当全世界遗忘你

  她出身名门。

  五岁学钢琴,六岁熟读《唐诗三百首》。她演过莎翁剧的女主角,做过第一批自由恋爱的新女性。出嫁时,汽车在上海的大街上排成一排,她戴着花冠,牵婚纱拖尾的花童就用了六个。

  她的丈夫撒手西去,那时,她刚三十一岁,第三个孩子才出生。接着,她变得一无所有,靠给人洗衣服为生。

  过去的娇小姐,有一天,竟能把十个指甲全部洗得脱落,她的过去和现在仿佛两重天。

  即便如此,每一天临睡前,她都会用装满热水的大茶缸熨烫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所以她的孩子们即使穿得破旧,却总比同龄人要干净平整。

  在特殊的年代,她的大儿子已经停学,每日和同学们满世界跑,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只有她,会要求儿子活动结束,送女同学回家,她说:“男人要做绅士。”

  她固执地认为,人必须每天都吃水果蔬菜。没有钱买,她就去换,她给农民洗衣服,再接过从淤泥中连根拔起的藕。

  多年以后,她的大儿子还是不能忘记每天饭桌上必有的一盘藕。雪白的薄片,小心地码堆,在盘子中央摆出碎玉模样。这一盘藕,让他无数次回头,屋外大杂院内,母亲正奋力搓洗衣服。那时他不懂,他只是朦朦胧胧感觉到,即便做洗衣妇,他的母亲也和别人不同。

  有一天我知道了这个故事,我面前的Z女士是她大儿子的朋友。Z女士向我解释一个名词—名媛,举她为例。

  成年后,我一直试图寻找美的标准,这一刻,顿悟。女人身上最强大的是韧性,再泥泞也能生存。女人身上最美的是矢志不渝做她坚信正确的事,哪怕全世界都被推翻,全世界都混乱,全世界都将其遗忘。

  我们都无缘见到她,能想象的只有一盘雪白的藕。

  那些“吃饱了撑的”数学题

  粱左写的`相声《着急》的主角——一个深受不安全感困扰的小老百姓,很长时间里都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着急。“你不知道现在的中学数学题有多难,”他说,“说是有一个大水池子,往里灌水,开进水的管子48个小时就灌满了,开排水的管子69个小时就排完了,问两个水管子一起开,多少个小时能灌满水池子——你说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着急》演出之后,这道应用题便成了一个大笑话。但我发现,当年的笑点其实不在应用题本身,而在主人公混淆虚实、吹毛求疵的心态。可是到了后来,这道题好像真的被归入“吃饱了撑的”这一类,成为国内教育荒诞不经、脱离实际的一个突出例证。

  “灌水池子问题”的身败名裂是因为人们在对它的评价里掺入了数学以外的因素。但事情还有另一面,正是因为数学应用题的虚拟性,数学老师在师生对话形式的笑话里有着相当高的出镜率,比如——

  老师问:“你裤兜里有10块钱,你丢了6块,结果是?”

  学生答:“我妈把我揍了一顿。”

  同类的笑话还发生在其他理科老师身上——一位化学老师把一枚钱币丢进一种溶液里,问学生:“它会不会溶解?”学生很机智地答:“如果会溶解,您就不会把它丢进去了。”

  虚拟场景的极致出现在法学院考试的试题里:某甲养了5头牛,牛1借给了邻居某乙,结果不慎摔下山坡,到兽医站里治疗,产生费用2000元;牛2以一天150元的价格租给了某丙一个月,在犁田时踢伤了某丁的驴,需赔偿某丁600元;牛3自行走失,被某戌捡走,饲养两个月后,某甲得知欲追回,某戊索要1000元;牛4卖给了某己,一日巢己带牛出行,将它拴在树下后,牛咬断了绳索,与路过的某庚的马发生争执,被某庚鞭打致残,致某己损失400元;牛5跟着某甲过,一直到病死,某甲委托某辛将其宰杀出售,某壬吃了牛肉后染病,住院治疗花去4000元。问5头牛分别归谁,以及谁应负担其产生的费用。

  我替“灌水池子问题”鸣不平,论荒诞不经的指数,它在“5头牛的故事”面前甘拜下风。不过出题的人一定不曾想到自己造福了一段相声,他只是想给数学教育增加点趣味——这可是一个中外教师都会面对的难题。1993年,一位名叫梅尔塞斯的教育工作者写了一篇论文,批评美国数学教育为了追求趣味,已经到了无聊的地步。她提到一道小学三年级的算术题:一个牧民有125只绵羊和5条狗,他今年多大年纪?

  梅尔塞斯说,一般的孩子不会怀疑出题者的诚意,心里忐忑,还是要把题目中的那些条件都用起来,认为其中或有什么自己不太明白的深刻关联。老师只是想逗孩子们一笑,结果,大多数孩子居然认真演算起来:125+5=130,这岁数的还能放羊,那羊也该有七八十岁了;125-5=120,也说不过去:125÷5=25——合适,就它了。

  我刚上小学的时候,也在一本益智书里看到这么一道题,已是“改良版”了——从美式无厘头刚到了“脑筋急转弯”的路数上:你有一只船,船长29米,宽6米,高4米:船上有1个大副,还有29个水手;船上有2名伙夫,每天定时给全船的人制作三餐;船上还养着2只猫。问:船主的年龄是多少?

  对于这种“欺人太甚”的题,我的对策是直接翻到书后找“参考答案”。那道题的答案我至今记得一字不差:“你有一只船,船主当然是你,你多大,船主就多大。”

  数学题的“趣味”大概仅此而已了。如果想在中美的数学教育里找出点差异,那么“趣味”这一项恐怕是没什么油水的。1994年的一期《美国数学月刊》里,有篇文章专门回顾了20世纪后半程美国数学教育的沿革,文中列举了同一道应用题在不同时期的表述方式——

  20世纪60年代:一个农民以10美元的价格卖出一袋土豆,他的成本是售价的4/5。他赚了多少钱?

  20世纪80年代:一个农民以10美元的价格卖出一袋土豆,他的生产成本是8美元,赚了2美元。在“土豆”一词下划线,并与你的小组同学组织一场讨论。

  20世纪90年代:一个农民以10美元的价格卖出一袋土豆,他的生产成本是收益的0.8倍。制作一张收益图表,计算出农民所得的利润。与你的小组同学讨论运算结果,并使用经济学术语撰写一份报告分析这一案例。

  看完这些,不由得感叹老美的“笨拙精神”。如果说中国的数学题脱离现实,还爱植入一些时代信息(比如“甲乙两个农场进行大跃进劳动比赛,甲农场平均每小时能收割4.5亩麦子”),那么老美的数学题倒是一如既往地亲民。几十年来,他们从未增加题目的难度,却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以一种牛刀杀鸡般的精神,设法让教育本身变得更有趣,或者更有意义。

  台湾“放牛班”的错

  一个未满18岁的杀手廖国豪,犯下了轰动社会的杀人案,逃亡多日后最终投案自首了。面对媒体,他很冷静、很大方地指控:“台湾教育害了我!”教育害了他吗?这个问题有一部分根本不值得理会,完全不必讨论,不过有另外一部分让人不能不想,不能不谈,不能不愈想愈谈愈觉得沉重。

  不必讨论的部分,是教过廖国豪的老师,教得再差都不可能弄到他要去当杀人犯;台湾教育再烂,也绝对没有烂到直接创造出无法无天、杀人不眨眼的杀人犯的地步。罪犯讲这种推卸个人责任的话,可以不必理会。

  台湾教育不会也不必为廖国豪杀人犯法的行为负责。不过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看的是所谓“后段班”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许许多多如廖国豪般无法跟上学校课业、在学习上无法取得成就与自信的孩子,那么台湾教育的确亏欠他们,而且还很深。

  在台湾,现在叫“后段班”的,以前叫“放牛班”,取“放牛吃草”的意思,也就是说一旦进了这种班级,没人管你,没人理你,没有任何教育资源会被放进班里,学生自生自灭就是了。整个社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好的老师要教好学生,老师的注意力应该投注在好学生身上,协助好学生变得更好,为何要浪费时间和资源给比较差、比较坏的学生?

  习以为常,也就不会察知这种态度上巨大的矛盾。好学生和坏学生谁比较需要协助?好学生应付课业没有问题,为什么还要老师多花力气管他们、教他们?好学生之所以好,往往就是因为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或学习习惯比较好,能够自主、自发地学习,为什么反而要老师管那么多?

  以芬兰为例,我们总算可以把这其中的矛盾看得清楚些。芬兰打造出全世界著名、整体学习成绩最高的教育体系,靠的就是和台湾完全相反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越需要老师的关注教导;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获得的最宝贵奖励则是学习自由。成绩好的学生,证明了他们可以自主学习,老师就不用太管他们,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按自己的步调学习。他们学习能力强,老师的用心教导常常只是牵制、干扰他们的学习进程罢了!

  不必多管“前段班”的学生,老师就可以专心帮助“后段班”的学生。看到“前段班”的学生的例子,“后段班”的学生也就明白,若能遵守学习纪律、取得学习成果,自己也一样可以获得自由,那会是驱动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

  如此一来,“前段班”和“后段班”的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扩充其自我学习的能力,一个大家都有能力并热衷于自我学习的社会,怎么可能缺乏竞争力?这样的结果,和台湾的情况彻底相反。在台湾,“后段班”的学生早早被“放牛吃草”了,得不到一点资源和任何协助,学生当然成长受挫,在能力与人格上都无法健全。那“前段班”的学生呢?也没多好,老师管得太多,本来可以向前冲的进度被拖住了,本来可以享受的兴趣被打消了,什么都要照老师说的办,什么都要满足考试要求,久而久之,有独特能力的学生也必然变得平庸了。

  这样的教育安排,真的有问题,照我说,不必等到廖国豪说那样的话,台湾教育界早就该检讨了。

  男人去哪儿了

  前不久我录了一期类似开“家长会”的节目,讨论的焦点是:男孩儿到底应该怎么养?

  作为一个女孩儿的妈妈,我似乎没有资格谈论应该如何养育男孩儿,但作为一个未来的丈母娘,一个每天研究婚恋问题并且接触了无数单身和已婚男女的我来说,有资格谈谈女人希望嫁给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谈到女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就必须要说说女人希望男人具备什么特质。欢和男友分手快三个月了,恋爱的两年中他们基本上相安无事,从未有过大的矛盾或争执。但这一次欢是下定了决心分手,无论大伟使用什么求和手段,欢都一脸冷漠。“他保护不了我。”这是她在咨询室里说得最多的话。

  “我觉得大伟太不够爷们儿,太不勇敢。那天和朋友吃完饭我俩一起坐地铁,排长队过安检的时候,有一个男人插到我前面,还撞了我一下。我说他怎么这么没公德,他扭头很凶地瞪了我一眼就走掉了。大伟在我身后,没找那个男人理论,却拍拍自己的胸口说好吓人啊。”欢越说越激动,“那个男人是比大伟魁梧,但他作为我的男朋友,怎么着也应该说那个男人两句啊,怎么能拍着胸口说好吓人呢。他是男人,怎么能这样!”

  欢说,我就希望找个有血性的男朋友,当然这种事情我不是需要他冲上去打那个男人几拳,只是觉得他应该担心我害不害怕,应该保护我的啊。

  女人需要男人具备什么特质?坦率、勇敢、独立、心胸开阔、勇于冒险、敢作敢当……我身边这些前来咨询的单身女性,她们中很多都觉得现在身边的男人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越来越缺少血性和勇气。特别是在相亲的时候,她们遇到过一直边玩吸管边和她们聊天的男人,在女生点完餐后只点一杯白开水的男人,第一次见完面后要求女生送他回家的男人,在妈妈陪同下来相亲并且在见面的这一个小时里基本一言不发全听妈妈话的男人,当然还有那种穿着打扮举止言谈比女人还女人的男人……就像现在很多国外的男明星,你怎么看怎么觉得他们太女人,觉得他们已经中性到失去男人味。当然他们私下什么模样我不清楚,但在我这些年录节目中,遇到的某些男人真的很不男人。

  很多人把男人不男人的问题怪罪于小时候妈妈的溺爱,就像我的一些男性咨询客户抱怨他们的妻子帮十岁的儿子穿衣,陪十二岁的儿子睡觉,儿子摔了一跤心疼得不行了等等。

  但除去妈妈的溺爱这层原因,我遇到的更多的是由于这些人自己不想长大,不愿承担责任,不敢经受挫折,不敢面对失败。

  恋爱结婚是成年人的“游戏”,因为成年了所以必须要学会给对方关爱,学会倾听对方心声,学会恰当的情绪表达,学会处理矛盾……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独立,学会在爱情遇到问题时勇于承担并想办法解决。

  当然很多男人会说不是他们不够好,是现在的女人太挑剔了。但作为女人,我觉得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需要一些挑剔的眼光。因为善意的挑剔可以让你成长,让你变得更好。

  让你变得更好对你来讲肯定是件好事啊,所以男人们,你们需要行动起来,让自己变得更有男人味。你更优秀了,女人们才会更加欣赏崇拜你!

【励志文章:家训造就豪门】相关文章:

努力不会白费,低起点同样造就传奇励志文章09-02

励志文章05-16

励志的文章09-10

励志小文章11-28

短篇励志文章11-28

名人励志文章11-28

励志创业文章09-12

新年励志文章07-26

爸爸励志文章11-20

平凡励志文章11-18